電腦、手機與平板顯示螢幕的藍光,過度使用容易對視網膜造成傷害,而且也會對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造成影響。因此清大研發了去除藍光的類燭光OLED,獲得國際癌症期刊的肯定,認為是對抗乳癌罹患率攀升的有效照明手段。
很多人睡覺前,會再滑滑手機,看看臉書,但在夜晚長時間使用手機與平板,螢幕光線的藍光不只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現在更有醫師發現,可能會增加乳癌的發生率。
台大新竹分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楊英傑:「所謂的夜間照明影響到褪黑激素,影響到其他的生理機能,所造成乳癌的發生率增加。」
主要是因為,夜間照光會造成褪黑激素無法產生,加上藍光是屬於能量高的光,影響更大,如果減緩分泌褪黑激素,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也因此,清大研發去除藍光的類燭光OLED,黃色的光芒,看起來就像是燭火般的溫暖,希望減少藍光身體的傷害。
清大材料系教授周卓煇:「夜晚的光會人的眼睛會造成傷害,也會對婦女乳癌造成罹患率攀升,那對策是什麼,我們這個團隊所做出來的,這個無藍害類燭光。」
這項發明也獲得全球臨床醫師癌症期刊的肯定,類燭光OLED將3c產品帶來的傷害降至最低,也證明了台灣在科技研發上,依舊有著堅強的實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