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0, 2014

治療癌症 口服藥物可兼顧療效及副作用

新竹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鄭弘毅表示,目前的抗癌藥物中,傳統的注射型化學治療仍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傳統化學治療在控制腫瘤時,也可能帶來相當大的副作用,如心臟毒性、腎臟毒性以及骨髓抑制,因此對於年事已高的病人,口服藥物不失為另一種可以兼顧療效及副作用的選擇。
鄭弘毅表示,口服抗癌藥物又分為口服化學治療、口服賀爾蒙治療與口服標靶治療。以乳癌而言,使用口服的化學治療多為每日服用,也有每周服用的劑型,除有效控制病情,通常比較沒有明顯的落髮、白血球低下、嚴重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因目前健保不給付用藥,所以病人必須自費
鄭弘毅提醒,一般而言,轉移性癌症被認為不可能治癒,但是抗癌藥物能幫助病情獲得明顯的控制,進而使症狀如疼痛、胸水、腹水以及腫塊緩解,以期得到有生活品質的存活時間,目前的口服抗癌藥物有口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病友或家屬可與血液腫瘤科醫師或其他治癌相關醫師進行討論,選擇最適合個人的治療用藥。
馬偕醫院曾接獲77歲老太太經切片診斷為乳癌,經過手術後診斷為三期乳癌, 而且分類上為復發機率較高的三陰性乳癌,醫師建議術後接受化學治療以減少復發機率,病患擔心年事已高無法承受化學治療造成的骨髓抑制、落髮、心臟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拒絕接受化學治療。
手術後的隔年,在例行性的檢查中發現老太太有胸水、腹水,經查證為乳癌合併惡性胸腹水轉移,經過超音波導引引流後,仍建議以化學治療控制,因為考慮病人年老不適合使用傳統化療,轉往血液腫瘤科評估改以口服抗癌藥物治療,服藥1個月後,病人胸腹水明顯得到控制,呼吸症狀明顯改善。

Tuesday, August 26, 2014

乳癌轉移腦部 健保2014年9月給付口服標靶藥

乳癌轉移腦部,有藥可用了!衛福部健保署自2014年9月1日起給付乳癌第一個口服標靶藥「泰嘉錠(Tykerb)」,只要是經第一線治療後病況惡化的轉移性乳癌併有腦部轉移,且為HER2過度表現患者就能申請。健保署預估,納入給付之後,每年受惠病友約100人,每人每月可省下約7萬5000元藥費負擔。
根據統計,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第二位,除了侵犯局部乳房組織,更可能轉移到肺、肝、骨骼、腦部等,進而危害生命,其中腦部轉移比例約為15至25%,過去無藥可用,以化療結合手術切除及腦部放射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郭垂文表示,健保91年就已經給付注射用的標靶藥物「賀癌平」可用於HER2陽性反應的早期乳癌,或是乳癌轉移其他部位的患者,但「賀癌平」分子比較大,無法穿透血腦障壁,只對轉移到肺、肝、骨骼等處患者有用,對於腦部轉移的患者,療效有限。
健保預估,9月給付以後,符合使用條件的病人人數第1年約為34人,到了第5年以後,每年約108人,平均每人使用5.6個月,健保每年將增加1500萬至4600萬的藥費支出,但可延緩病情惡化時間及減少住院化療的費用支出。
郭垂文指出,以健保支付價每粒502元、每位病人每日服用5粒估算,給付之後,可減輕每位病人每個月約7萬5000多元的藥費負擔。
健保署表示,自2014年9月1日起,健保將給付「泰嘉錠」與「截瘤達」併用,只要是曾接受anthracycline類抗癌藥、紫杉醇以及「賀癌平」等治療後病況惡化的轉移性乳癌併有腦部轉移,且為HER2過度表現患者。

Saturday, August 23, 2014

葫蘆素E可有效殺傷三陰性乳腺癌細胞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腫瘤生物學組陳策實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邱明華研究員合作研究發現,葫蘆素ECuE)在諸多癌細胞係(包括胃癌、肝癌、骨肉瘤和乳腺癌等)中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特別是對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係有較強的抑制增殖作用。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

  乳腺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據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上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而被分為不同的亞型。其中,三陰性乳腺癌(ER-/PR-/HER2-)佔乳腺癌發病率的15%~25%,是一類異質性高、侵襲力強且易復發的惡性腫瘤。目前,尋找新的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藥物是乳腺癌研究的熱點之一。

  前期研究表明,從葫蘆素家族植物中提取的多種化合物具有抗腫瘤功能。CuE是葫蘆素提取物中的主要組分之一,目前其在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方面的效果尚未有報道。陳策實和邱明華合作研究了雪膽提取化合物的抗腫瘤活性,結果發現,CuE12種化合物中最有效的抗癌化合物,其在諸多癌細胞係(包括胃癌、肝癌、骨肉瘤和乳腺癌等)中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

  進一步研究發現,CuE的半數致死劑量(IC50)在較低濃度(10~70nM)就能對5個不同類型的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係起抑制增殖的作用。其中,MDA-MB468SW527細胞係對CuE最為敏感。後續實驗證明,CuE能將這兩種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係阻滯在G2/M期,進而誘導細胞凋亡。CuE能減少多個促進細胞週期進程和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包括CyclinD1XIAPSurvivinBcl-2Mcl-1,並且能激活JNK信號通路,抑制AKTERK信號通路。這些研究結果表明,CuE將可能成為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藥物。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

乳癌 一定要打「小紅莓」?

Q:聽說乳癌患者都要打「小紅莓」,打了之後不但會掉髮,還會吐到快死掉。請問,一定要打嗎?有無其他藥物可用?
A:小紅莓是化療藥物「Doxorubicin」或「Epirubicin」的「暱稱」,因藥物呈現鮮豔紅色而得名,由於會掉髮、致吐性高,長期使用又有劑量累積心臟毒性,所以大家印象深刻。
過去幾年之中,包含「小紅莓」的化療處方是乳癌術後標準輔助治療,但近年研究發現,針對部分早期乳癌患者,使用歐洲紫杉醇或併用歐洲紫杉醇與小紅莓,預防復發的效果更佳。
早期乳癌患者需要化療,主要是腫瘤切除後,體內可能殘存微量癌細胞,在淋巴、骨頭、肺部、肝臟,甚至血液等,目前無法透過檢查或檢驗得知。輔助性化療的目的,就是希望殺死殘存的微量癌細胞,但那一種藥物能發揮最大藥效,因人個體而異,目前無法透過檢查事先知道。
過去針對復發風險較高的乳癌患者,建議注射小紅莓和歐洲紫杉醇,考量小紅莓的潛在心臟毒性與其他副作用,兩種藥物較少同時注射。但近年研究發現,對部分高復發風險早期乳癌患者,術後使用歐洲紫杉醇,預防復發效果略優於小紅莓;也有研究發現,部分患者併用小紅莓和歐洲紫杉醇,效果更佳。所以,臨床醫師會視患者體力、腫瘤風險、共病,提供最適合的建議
至於「微脂體小紅莓」,有第二代小紅莓之稱,這名稱讓人誤會,微脂體小紅莓比傳統小紅莓更先進,其實並非如此。
目前並沒有充分證據顯示,用於預防性輔助治療,微脂體小紅莓的效果較好。至於副作用,微脂體小紅莓造成惡心、嘔吐的機率雖少,但仍有少數心臟毒性,也會出現手足症候群,使患者手足脫皮、發紅等。
聯合報 :諮詢/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明燊




Tuesday, August 19, 2014

HER2陽性標靶藥 健保有條件給付

Q:開完刀拿到病理報告,我的HER-2/neu是陽性,聽說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有給付嗎?
A:HER-2/neu是第二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大約有25%至30%的乳癌患者,腫瘤有HER2過度表現,使乳癌的惡性度或轉移機率增加,復發時間提早,影響存活率。
相較於HER2陰性者,HER2陽性患者的預後較差。不過,目前針對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
針對乳癌患者HER2陽性的標靶藥物,主要是「Trastuzumab(賀癌平,Herceptin),作用於腫瘤細胞上的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以降低第二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蛋白的過度表現,減少腫瘤細胞增生;同時也可調節抗體,殺死腫瘤細胞。賀癌平僅針對HER2陽性的患者,且無法取代化療。
賀癌平最常見副作用,是可能影響心臟功能,治療前醫師會安排心臟超音波,確認心臟輸出功能,治療過程也會定期追蹤。若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停藥後可以恢復正常功能。
健保於民國99年1月起放寬規定,早期乳癌患者經手術後,HER陽性、併發腋下淋巴結轉移,可以使用賀癌平,為期一年。
但對於腋下淋巴結沒有轉移,但腫瘤大於1公分以上,或經評估復發風險較高的乳癌患者,健保雖不給付,醫師也會建議患者接受賀癌平治療。
不過,賀癌平並不便宜,治療劑量與體重成正比,治療一年,估計藥費達80萬至100萬元
根據臨床研究,賀癌平注射一年與兩年的效果相同,但注射兩年引發的心臟副作用較強烈,所以多建議注射一年。注射半年與一年相比,一年的效果較佳;若考量經濟負擔,注射半年的效果,又比完全不注射多一些保障。

聯合新聞網 諮詢/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明燊

Sunday, August 17, 2014

乳癌治療走向量身訂製

打破「先切除再治療」順序 依病程不同決定先標靶或化療把輔助治療調到術前 以偵測腫瘤對那種治療有更佳反應
乳癌治療走向量身訂製。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指出,透過病理切片評估腫瘤基因與荷爾蒙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與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等關連性,依不同的腫瘤類型評估患者術後要接受何種輔助治療最適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王惠暢指出,腫瘤類型可分為管腔型(ER/PR陽性而HER2為陰性)、HER2陽性、三陰性(ER/PR、HER2皆為陰性),這三種腫瘤類型因為趨動癌細胞分化的觸媒不同,患者病程發展不同,且對於化療、標靶藥物或是荷爾蒙治療反應不同,使用的對策也就不同。
一般而言,管腔型占患者比例達65%,HER2陽性占20%到25%、三陰性則占15%。王惠暢用車子的引擎來比喻不同類型腫瘤趨動力,管腔型是自行車,癌細胞分化較慢,比較受荷爾蒙影響,在治療告一段落後,5、10年後都有機會再復發。
HER2陽性則像跑車,跑得很快,原來是最惡性的,但近年臨床發展出不錯的標靶藥物,患者存活率也就提高許多。
目前最棘手的還是三陰性,因為它像跑車,跑得很快,卻無法找到趨動力是什麼樣的引擎,在治療上決戰幾乎只有一次的機會。
而在HER2陽性這類型中,又可細分為ER/PR陽性或ER/PR陰性,很特別的是HER2陽性、ER/PR陽性(三陽性)像油電混合車,有兩個油門,單關掉一個油門,癌細胞就有另一個逃生門,所以應採標靶加荷爾蒙療法。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乳癌治療「先手術切除再輔助治療」已非不變的治療順序,包括王惠暢、陳達人都傾向可依患者腫瘤病程發展不同先標靶或化療,把過去的輔助治療調到術前,更可偵測腫瘤是否對那種治療有更佳反應。

中國時報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新技術:鹽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英美兩國科學家研究出一種新技術,將鹽注入癌細胞,使其自己毀滅。這項突破可望為研發抗癌新藥開闢另一條途徑。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和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出一種分子,能攜帶鈉離子和氯離子穿透癌細胞的細胞膜進入細胞內,並導致癌細胞自我毀滅。
科學家過去也曾創造出類似的合成離子運送分子,但這次研究人員首次展現鹽進入癌細胞引發其死亡。
人體內的細胞會力圖維持其細胞膜內離子濃度的穩定。這種平衡一旦被破壞,會引起「細胞凋亡」(apoptosis),亦即細胞主動執行的計畫性死亡,人體會透過這種方式甩掉受損或危險的細胞。
殺死癌細胞,方法之一就是改變其內部的離子平衡,啟動其自我毀滅機制。但癌細胞一旦形成,會自行改變其傳送離子穿越細胞膜的方式,阻隔細胞凋亡。英美兩國科學家這次研發的新技術,能將鹽送進癌細胞,觸發細胞凋亡。

Friday, August 8, 2014

未來“智慧胸罩”能預測乳癌? 全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在國外,大數據的運用走在前列。
  浙江省婦産科醫院外科主任陳益定主任醫師説,在國外,有一款基於大數據而研發的智慧胸罩,能預測乳腺癌。
  “研究證明,如果人體記憶體在癌細胞,身體裏會形成一些異常的血管,使得身體相應部位的溫度出現變化。針對這種現象,美國的一家公司設計生産了一款叫做‘智慧胸罩’的産品。”
  陳主任説,這款智慧胸罩上設置了一個感測器,通過這個感應器,能夠通過測量乳房的溫度細微變化,從而確定乳房內是否有可疑腫塊。胸罩內的感應器收集相關數據後,會把這些數據上傳到網路,然後經過一套複雜的科學計算得出檢測結果,用戶可以上網查詢。
  據了解,如今醫院常用的乳房X光檢查準確率僅為70%,而且有43.1%呈現為假陽性(化驗結果顯示疾病存在,但實際上卻是不存在)。而這款高科技胸罩的準確率高達92.1%,其中假陽性的概率也明顯降低
  市一醫院兒童哮喘中心主任盛文彬説,預防未來疾病確實是大數據的優勢。
  在遺傳物質的層面上,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表現在鹼基排列順序的差別。基因測序通過解碼生命這本天書,有助於人類生老病死規律的揭秘和人類患病基因的掌握,對人類疾病的預防和診斷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通過基因測序構建一個臨床醫學平臺,用來對遺傳疾病、腫瘤等人類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測序,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以降低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蘋果公司前總裁喬布斯就曾用大數據來治療頑疾。
  喬布斯在與癌症鬥爭的過程中採取的特殊方式,使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自身所有DNA和腫瘤DNA進行排序的人。為此,他支付了高達幾十萬美元的費用。他得到的不是一個只有一系列標記的樣本,他得到了包括整個基因密碼的數據文檔。
  對於一個普通的癌症患者,醫生只能期望他的DNA排列同試驗中使用的樣本足夠相似。但是,喬布斯的醫生們能夠給予喬布斯的特定基因組成,按所需效果用藥。如果癌症病變導致藥物失效,醫生可以及時更換另一種藥,也就是喬布斯所説的,“從一片睡蓮葉跳到另一片上。”喬布斯開玩笑説,“我要麼是第一個通過這種方式戰勝癌症的人,要麼就是最後一個因為這種方式死於癌症的人。”
  雖然他的願望都沒有實現,但是這種獲得所有數據而不僅是樣本的方法還是將他的生命延長了好幾年。

新華網

乳癌第一期 我需要化療?

Q:開完刀,醫師說我的乳癌分期是一期B,腫瘤1.1公分,建議化療。我才第一期,為什麼要做化療?
A:早期大約5年前,乳癌術後是否需輔助性化療,主要看腫瘤大小,例如超過1公分、腋下淋巴結轉移,便建議接受輔助性化療。
但近年臨床發現,有少部分乳癌患者,腫瘤在1公分以下,腋下淋巴結沒有轉移,卻在術後2至3年,甚至5年後,出現復發轉移進而危及生命。所以,目前傾向由更多檢驗分析來評估乳癌復發風險,包括荷爾蒙受體、HER-2/neu、腫瘤分化級數、Ki-67增生指數,及癌細胞是否侵犯淋巴管或微血管等,決定是否應建議輔助化學治療。
荷爾蒙受體包括ER、PR,HER-2/neu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若為陽性,被認為容易復發也容易有治療抗藥性,須在傳統化療之外加上針對HER2的標靶治療;腫瘤分化級數,通常第一級指細胞分化較佳、第二級為細胞分化程度中等、第三級是細胞分化程度不良;Ki-67是腫瘤增生指數,數值愈高,表示腫瘤分裂生長速度愈快。
第二或第三級分化、較高的增生指數,HER2過度表現,淋巴管或微血管侵犯,都代表可能有較高的復發風險。此外,也要考慮家族史和年齡等,如果母系如母親、阿姨、姊妹曾患有乳癌,屬於高危險群;40歲以下被視為是年輕型乳癌,復發風險也較高。
上述預測工具和危險因子,必須和患者狀況綜合評估。說來有些像是算命,但是以科學的方式,根據研究所得數據來預測。甚至有一些新的基因檢測,可送至國外可分析腫瘤細胞多種基因,如OncoType Dx,MammaPrint等,列出分數,評估復發風險,據此提出治療建議
聯合報 諮詢/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明燊

Thursday, August 7, 2014

新發現基因突變 恐增乳癌風險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新發現的基因突變PALB2,明顯增加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可能被視為第3種和乳癌風險相關的基因缺陷。
研究說,帶有PALB2基因突變的女性,70歲前罹患乳癌的風險為1/3。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目前已知BRCA1與BRCA2這兩個基因突變和乳癌風險有關,如攜有這個突變,有55%至65%會在70歲前罹患乳癌。
研究主筆、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遺傳學系的狄希柯唯茲(Marc Tischkowitz)表示,自1990年代中期發現BRCA1與BRCA2以來,沒有再發現其他類似重要性的基因。
狄希柯唯茲說: 「PALB2有可能成為『BRCA3』。」
大多數乳癌病例不是家族遺傳。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所有乳癌病例只有5%至10%和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有關。
目前還不清楚一般大眾擁有PALB2基因突變的比例,不過研究人員認為應該相當罕見。(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Tuesday, August 5, 2014

乳癌復發 疾病控制期可延長

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患者,荷爾蒙療法非常重要。目前臨床已出現口服荷爾蒙標靶用藥,對於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之後,出現抗藥性而復發的乳癌病友,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
受體陽性 荷爾蒙治療減少復發
國泰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杜世興指出,大約50%至60%的停經前乳癌,和60%至70%的停經後乳癌患者,荷爾蒙受體為陽性,透過荷爾蒙治療,可以有效抑制癌細胞,減少乳癌復發機率。乳癌荷爾蒙治療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抑制女性荷爾蒙和腫瘤荷爾蒙接受體結合,常見藥物為泰莫西芬,另一個是阻斷體內女性荷爾蒙生成,如芳香環酶抑制劑。
停經前婦女多使用泰莫西芬,停經後婦女可選擇泰莫西芬或芳香環酶抑制劑。不過,杜世興指出,部分乳癌病友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後,出現抗藥性而有復發現象。由於患者已經停經,屬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未必有意願和體力接受化療,此時可考慮使用mTOR抑制劑,合併荷爾蒙療法。
國外試驗 延長疾病控制期
mTOR抑制劑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在女性荷爾蒙與腫瘤的荷爾蒙受體結合後,抑制腫瘤的細胞生長因子,使細胞分化減緩,而漸漸凋零、萎縮。目前衛福部已核准mTOR抑制劑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之前使用芳香環酶抑劑而復發或惡化的晚期乳癌患者,合併另一種芳香環酶抑制劑使用。
杜世興指出,根據國外大規模臨床試驗,對於荷爾蒙治療復發或惡化的晚期乳癌患者,mTOR抑制劑作為第一線用藥,疾病被控制住維持不惡化的時間長達15.24個月;晚期乳癌一線化療後,持續使用mTOR抑制劑合併荷爾蒙療法,疾病被控制住維持不惡化的時間達11.27個月。比較單獨接受口服荷爾蒙治療的4.1個月,多出6.9個月。
▇服用抑制劑注意事項
mTOR抑制劑常見副作用,有口腔炎、容易感染、疲倦、皮疹、腹瀉、食欲降低等,較需注意的副作用是非感染性肺炎和肝指數異常,部分患者血糖升高。由於mTOR抑制劑口服後,在體內經肝臟酵素代謝,葡萄柚等可能影響肝臟酵素活性的食物,會導致藥品在體內濃度變高,服藥期間避免食用。
杜世興指出,癌症末期不表示生命即將面臨終點,尤其乳癌治療藥物進步,荷爾蒙受體若為陽性,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武器更多,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可延長無病惡化存活期,在保有生活品質的情況下,爭取更多時間。

聯合新聞網: 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