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5, 2016

澳研究發現抑基因突變新藥,有助女性預防乳癌

據香港“東網”6月22日報道,帶有BRCA1變異基因的女性,容易患上乳癌。不過澳大利亞專家近日發布報告,稱發現一種藥物有助帶有BRCA1的女性預防乳癌。
來自墨爾本一所研究中心的專家在《自然醫學》期刊發表報告,利用BRCA1擁有者所捐贈的乳腺組織,再確認出有可能會發展成乳癌的細胞,之后用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denosumab,成功停止這些細胞發展成乳癌,甚至可以延緩在實驗老鼠身上的腫瘤發展成乳癌。
領導研究的腫瘤科專家林德曼(Geoff Lindeman)表示:“我們非常興奮發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助女性,尤其是為擁有BRCA1的女士預防乳癌。”這種藥物仍處于臨床測試階段,若測試成功,意味著有很大機率患乳癌的女士將不必接受切除手術,就可有效預防。
(生物谷Bioon.com)

乳癌切除可否保留乳頭?

 乳癌切除手術有兩個選擇: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
局部切除是將腫瘤部位作闊面積切除,究竟要幾闊?一般手術時,醫生會切腫瘤外圍1厘米左右,然後快速急凍切片化驗,確定癌細胞沒有伸展到切割口,才算合格。本地醫學研究顯示,只要割去的組織,少於乳房總體積的兩成,用乳癌整形技術將乳房重整,效果會令病人及醫生都滿意。
局部切除腫瘤後,再加上乳房電療,乳房復發及遠端復發率,與全乳切除治療效果沒分別。所以如果腫瘤細小,就適合做局部乳房切除。好處當然顯而易見,既然癌症治癒率一樣,當然傷口越細越好,埋口都快些,而且長遠沒有失去乳房的缺陷。現今電療儀器及技術都有進步,電療後遺症不大,可以接受。
若乳癌範圍太大、或是多中心乳癌,就必要全乳切除。不少病人都問:可否保留乳頭?事實上,乳頭保留全乳切除,已經流行了差不多10年,但不是人人適合。一般來說,腫瘤與乳頭距離有2厘米,就可以考慮。乳頭保留的全乳切除,好處是整個乳房皮膚都保留下來,像剝橙一樣,內裏物料拿走,再放填充物,拿走乳房組織,可換上義乳、或肚腩脂肪。能夠整個皮膚都保留,重建乳房效果最佳。荷李活明星安祖蓮娜都是採用乳頭保留全乳切除,同時植入義乳的方法。
保留乳頭,同時重建乳房,外觀上可以亂真。有時病人回來覆診檢查時,我不看病歷,就連當醫生的我,都看不出做了全乳切除兼重建。不過病人要切記,留意乳頭有沒有變化,如出血、表皮剝落、破損而不復原,雖然發生機會很少,但這些可能是乳頭內的乳管細胞變癌,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蘋果日報2016年05月29日

Tuesday, June 7, 2016

每周快走3小時 降乳癌致死率46%

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等多名全球醫學專家日前相繼發表研究指出,減重與運動是抗癌良方,實驗發現這麼做能有效降低乳癌、卵巢癌致死率,建議將運動列正式處方,英國官方醫療研究機構稱會考慮,而包括哈佛大學等美國與加拿大學者將展開大規模實驗,進一步釐清關聯性。
 
耶魯大學公共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艾爾文稱,她主持一個五千名乳癌病患參與的實驗發現,每周快走三小時,癌症致死率可降低百分之四十六,即使數十年不運動病患,致死率也可降低百分之三十三,另一針對四千名乳癌病患進行十年的研究發現,過胖患者(腰圍逾三十五吋)的致死率比平均高出三分之一。另有研究指,過胖的乳癌病患化療效果較不好。
 
肥胖被醫學界認為與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有關,但與乳癌的關係不明。ASCO發言人、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助理教授波士坦說,與會者對減重是否有抗癌的看法仍不一,減重好處「有被過分強調的趨勢。」
 
台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火木受訪指,停經後體重上升確是罹患乳癌的風險因素,醫生會建議應避免高脂肪飲食,但罹患乳癌後,接受同樣治療的病患是否因減重與否而出現不同效果仍待研究;運動能提高免疫力,病患確應保持適當運動習慣。
資料來源: 蘋果即時論壇

延長荷爾蒙補充療法 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2016-06-07〔中央社〕新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罹患早期乳癌婦女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期間倍增,從5年延長至10年,可降低乳癌復發和另一乳房出現腫瘤的風險。
這項研究聚焦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的早期乳癌,於上週末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會議上發表,研究報告也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研究人員指出,停經後婦女服用復乳納膜衣錠(Letrozole)長達10年而非通常5年處方期,相較於服用安慰劑者,乳癌復發或另一乳房出現新癌症的風險低了34%。
復乳納膜衣錠是一種芳香環(酉每)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能阻止停經後婦女分泌雌激素。
未參與此研究的乳癌專家、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柏斯坦(Harold Burstein)表示,研究數據顯示,「此普遍採行療法的期間較長,可降低癌症復發及預防出現另一癌症的風險。」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波士頓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乳癌研究中心主任高斯(Paul Goss)表示,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乳癌婦女,面臨「癌症復發的不確定風險」。

Friday, June 3, 2016

三總創新藥物組合讓癌細胞死光光

三軍總醫院今天(2016//06/02)發表最新的抗癌藥物研究發現,藉由改變癌細胞粒線體的結構,能讓癌細胞死光光。
 
三總花費5年找到絕佳的藥物組合,現有的抗癌藥物Sorafenib加上純化合物GW5074合併使用後,不但只需要使用原藥物10分之1的劑量,而且副作用小、不易產生抗藥性。這項發現將來可以用在8成的癌症患者,對肺腺癌、黑色素細胞癌、大腸癌、乳癌都有很明顯的效果。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查岱龍研究團隊表示,癌細胞中的粒線體,就像癌細胞的發電機,能夠提供癌細胞分裂的能量。這項合併治療藥物的機轉,能夠藉由這兩項藥物,讓提供粒線體能量並正常運作的C-Raf蛋白複體和磷酸化絲安酸308蛋白激酶(DAPK)脫離粒線體,進而導致癌細胞因為粒線體失去作用而凋零。查岱龍說,打入藥物之後,癌細胞就像被轟炸機轟炸,大量死亡。
 
查岱龍說,三總團隊給全身癌細胞轉移的老鼠打入新藥後,高達7至8成的老鼠可長期存活、幾乎康復。相較之下,使用傳統藥物的老鼠4到6周就幾乎全部死光。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知名癌症研究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查岱龍指出,相關藥物預計今年底就可進入一期臨床實驗。有8成癌症細胞在粒線體中都有磷酸化(DAPK)的癌症標記,三總也在研發偵測方式,將來只要抽血檢測血中有無這樣的標記,就可以應用新藥治療各種癌症。

資料來源: 蘋果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