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6, 2017

多補充一種「超級維生素」,「乳癌」致死率下降50%

根據《1 Million Health Tips》網站的報導,有許多醫學理論認為維生素D的缺乏與癌症兩者具有密切關連。此理論已在200多個流行病學研究和來自超過2500個的臨床研究中得到證實。
惡性腫瘤的乳腺癌是一組會生長、擴散到周圍組織的癌細胞。 導致乳腺惡性腫瘤的可能因素有許多,但遺傳是較主要的因素。
據統計,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喪命,是我國婦女發生率首位的癌症。
維生素D可否防癌?
維生素D已被證明對乳腺癌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生活方式也是預防癌症的重要因素,如飲食營養、運動、壓力管理和睡眠。
研究人員認為,一般乳腺癌有90%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且是100%可預防的。
維生素D如何作用?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Moores癌症中心的醫師指出,乳癌可藉由維生素D來治療。若是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乳房結構的崩壞與癌細胞繁殖,在許多情況下造成癌症。
其中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含量低(維生素D不足)的婦女相比,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含量高(維生素D充足)的婦女死亡率整整低了50%。
維生素D的天然來源
沙丁魚、鮪魚、鯖魚、鮭魚、鱒魚、鰻魚
鱈魚肝油
蘑菇
陽光
牛奶
蛋黃
資料來源: 健康生活20171216

Saturday, December 9, 2017

黃豆製品雌激素過多 易導致乳癌?食藥署駁斥謠言

對於素食者來說,黃豆製品是取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除此之外,黃豆富含許多營養成分,而含量最高的是異黃酮(Isoflavones),其結構類似哺乳類雌激素(女性荷爾蒙),也是俗稱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但網路上謠傳常常吃黃豆此類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容易性早熟,甚至會得乳癌,這是真的嗎?
食藥署表示,黃豆富含的異黃酮(Isoflavones),俗稱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天然植物性化合物,其結構類似哺乳類雌激素(女性荷爾蒙),也是俗稱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然而大豆異黃酮實際上僅佔黃豆的0.2~0.4%,代表1公斤的黃豆所萃取出來的大豆異黃酮,最多僅約20-40毫克,而腸道吸收率僅有20%。因此食用黃豆必須達到相當多的量,才有機會攝取到較多的大豆異黃酮。
另外,食藥署說明,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作用機制不同,無法發揮與動物雌激素等同的作用,攝食植物性雌激素,也不會直接增加人體中動物雌激素的含量,因此攝食黃豆與性早熟、乳癌並無關聯,曾有部分研究文獻反而指出黃豆可能會降低乳癌風險,因此黃豆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仍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食藥署提醒,民眾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建立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或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
台灣英文新聞2017/12/8

阻止癌細胞攝取葡萄糖!研究:可能發展新型癌症治療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2017年12月9日

《Cell Reports》日前刊登一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最新發表,
研究團隊表示藉由一種阻止癌細胞攝取葡萄糖(glucose)的方式,有機會限制癌細胞的生長,未來有機會發展為一個潛在的癌症新型治療方式。
研究中作者發現一種名為CDK8的基因於癌細胞如何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使用來源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過去研究顯示,CDK8基因的過度表現與許多癌症的發生有關,包括大腸直腸癌、黑色素瘤及乳癌。現階段雖有部分科學家嘗試以藥物抑制CDK8的活性,然而對其在各式癌症上的效果則尚未明朗。
在本篇研究中,作者以大腸直腸癌細胞株進行實驗,利用化學基因方法針對CDK8基因扭轉活性,並觀察到受到作用的細胞無法成功活化糖解反應相關基因,而葡萄糖攝取量也出現下降。

Thursday, December 7, 2017

台灣病友盼新藥比先進國家多等1年 以病人為中心 政府推動新藥新科技

台灣人口老齡化浪潮來襲,引進前瞻性的新藥新科技,不僅讓病友安心,也是維護國民健康、病友權益的不二法門;不過,台灣對新藥新科技並不友善,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不諱言指出,新藥審核時間過於攏長、法規限制又多,加上健保財源不足等現實障礙,家屬與病友只能跟時間賽跑而乾著急。
少了健保支持 癌友放棄治療
曉婷(化名)與先生靠傳統市場擺攤,夫妻共同教育2名子女,生活還算愜意;11年前曉婷罹患乳癌,生活一切變調,過程中好幾度復發,幸好有健保給付,但最近一次復發必須用到雙標靶治療,在健保沒有給付的前提下,至少要花200萬元,礙於經濟壓力、子女也還未成年,曉婷不忍心「債留子孫」,決定放棄治療,將生命交付上帝。
乳癌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癌症病友治療過程中,除了家庭財務、個人意志力等問題外,也同時面臨新藥遲遲無法引進而放棄治療的風險;台灣醫生素質好、醫療水平高,為何新藥新科技環境卻不友善,林葳婕表示,理由很簡單,健保署太會談價格,礙於國內市場太小,導致很多國際藥廠不敢進來。
台灣新藥審查長達782天
台灣對新藥最不友善就是審查時間太長;古博仁指出,台灣新藥審查平均耗費782天,相對於先進國家,如加拿大、澳洲等,平均審查時間413天與518天,導致台灣新藥上市時間明顯落後其他國家,加上政府怕扛責任,新藥在先進國家上市後,國內核准通過的機率才大增;簡言之,台灣病友要使用新藥技術,往往得多等待1年的時間,這將損及病人權益,無法與先進國家的民眾同步,享受創新醫療科技進展,進而得到延續生命的機會。
昂貴新藥 應由政府、藥廠、病友共同負擔
曉婷為了不想壓垮家庭經濟,放棄癌症治療;為了整合醫療、社會資源做最妥善的運用,讓病友能得到最大的保障,林葳婕建議,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治療成本由政府、病友以7比3的比例各自負擔;由於病人治療與時間賽跑,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祕書長林慧芳則提出,昂貴的新藥可由藥廠、政府、病患共同負擔,例如,高價藥前3劑由藥廠負擔,治療看出效果後再由政府、病患接續埋單。
對藥廠恩慈計劃方面,林葳婕認為,過程應公開透明,最後,呼籲企業設置的基金會,可以多點資源投入新藥新科技的支持。
以病人為中心 擴大層面考量健保問題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祕書長林慧芳替病友最擔憂的事,是國際藥廠研發的新藥,通常第二、三波才輪到台灣上市,除了藥品整體政策不明確,對有效的高價藥,政府不敢引進,而健保局議價能力高,偏偏中國大陸又明文規定,新藥價不得高於鄰近國家價格,大藥廠不可能只為賺台灣生意,而放棄大陸更廣闊的市場,如此一來,林慧芳預警,台灣病人更不容易等到新藥上市了。
李伯璋: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替新藥找出路
公平、合理態度 全面檢討健保資源
台灣人口高齡化浪潮來襲,慢性病、癌症用藥需求也節節升高,病患對新藥、新醫療科技有著迫切需要;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癌症比例攀升,確實應加速新藥審核流程,給予病人一線生機,目前很多新藥無法納入健保,看似健保經費不足,其實是無謂的浪費太多,若能將錢用在刀口上、落實醫療分級制度,就能替新藥找到出路,創造病友生機也迎刃而解了。
健保署長李伯璋進一步指出,健保給付高達65%用於門診,35%為住院醫療,想當然爾,住院意謂病情嚴重,但分到資源卻是比較少;李伯璋坦言,無謂的浪費加上資源分配不公等,就會對新藥新科技造成「排擠效益」,因此,諸多問題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以「公平」、「合理」態度全面檢討健保資源,替癌症、重症病患爭取更好的醫治機會。
遏止浪費 慢性病領藥應有自付額
至於如何節流、爭取資源呢? 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三大重點,第一,慢性病領藥應有自負額的概念,不應由健保全部埋單,第二,醫生給藥應按期審核,皆能遏止不必要的浪費;第三是從源頭控制減輕負擔,即台大、三總等八個醫學中心共享雲端醫療資訊系統,病患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檢查報告,都可以透過這個系統來分享,一方面轉院不必重新檢查,二方面設備比較不足的診所,也能看到病患的資料,不僅可以減少檢驗的支出,也能真正落實分級醫療的制度。
健保節流、改善架構,李伯璋認為,新藥新科技才能創造出合理利潤,政府再把現行審查速度加快,替病友爭取更多治癒的機會。
小病應自我照護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擔憂,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健保正面臨史上最嚴峻的考驗,因為新藥昂貴,繳納健保費的勞動人口卻愈來愈少,健保保費必須調漲才足以因應未來負擔。
古博仁坦言,健保費調漲民眾肯定不滿,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健保支付範圍不能「包山包海」,舉例來說,國人每年耗費在感冒、拉肚子的健保費皆分別為200億元以上,整體看診率是美國2、3倍,若小病「自我照護」觀念普及,且採取自費方式,健保支出結構就能立即獲得改善,每年多出好幾百億元的資源,就可以用在急需資源的病友身上。
中時電子報 綜合報導 2017/12/05

染髮劑、燙髮劑毒性超強,容易誘發膀胱癌、乳癌 !

會生長卻沒知覺的頭髮和指甲,被認為介於有生命和無生命之間,兩者卻和健康息息相關。在所有彩妝用品中,染、燙髮劑的毒性僅次於指甲油,甚至被懷疑是致癌物,尤其容易引發膀胱癌、乳癌和睪丸癌。 

別把染髮劑的選擇權交給髮型設計師!

去美容院染髮,有2個現象值得擔憂:大家只關心「染什麼顏色」,卻對「用什麼染色」 不以為意,大部分消費者只是抓個預算,便交由設計師決定藥劑,鮮少會看說明書或關心藥劑成分。有些人髮量少,藥水用不到半瓶,這時設計師可能把剩餘的藥水留給下一位客人用,因而衍生保存問題。要克服這2種疑慮,建議大家找信得過的設計師,事先做好溝通吧!

小心!染髮劑當中的PPD正是致癌物!

頭髮是以蛋白質為主的結構體,要把頭髮染黑,得使蛋白質產生化學變化,而染髮劑幾乎都含有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簡稱PPD),至於黑色之外的染料,還多了重金屬污染問題。經動物實驗,對苯二胺是致癌物質,還會阻礙新陳代謝,歐洲部分國家已立法禁止染髮劑使用。有些人的頭皮接觸到對苯二胺,會出現紅腫、發癢、濕疹等過敏反應。 
市面上有些洗髮精標榜能讓頭髮越洗越黑,我不鼓勵使用,因為是把低劑量染髮劑加入洗髮精裡,毒性經頭皮吸收的機會更是大增。 

注意!一旦準備懷孕,就不該再染髮!

注重健康與自然的環保人士,大都痛恨化學性染髮劑,深信有害物質會從髮幹、頭皮、甚至臉部皮膚進入人體,而在染髮過程中,也會透過呼吸入侵。如果非染髮不可,植物染是他們的首選。多數有機店都推出了植物染的護髮粉,是以指甲花為主原料,加上植物粉末,若要染黑可煮一壺濃咖啡來調色,天然無毒之外,也較不傷皮膚。

我要特別呼籲孕婦和哺乳婦女不要染髮,而準備懷孕前的3到6個月也應放棄染髮,以免化學毒素滲入血液,污染了胎盤和乳腺,對胎兒和新生兒造成傷害。

此外,當身體疲累、生病中或初癒、頭皮受傷、月經來潮等期間,以及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好不要染髮;而2次染髮之間,至少應隔3個月以上,一年不要染髮超過2次。
林博士の防毒知識
「染髮專用洗髮精」清潔力超低!
染髮是把色料鎖進毛鱗片中,多數設計師會要求客戶染髮後忍2天再洗頭,讓色料更加牢固。有些設計師會請客戶用「染髮後專用洗髮精」,這種洗髮精屬於酸性,pH值約4.5至5,在此狀態下, 毛鱗片不太會打開,自然不糾結;此外,清潔力大打折扣,染髮劑自然容易固持。

資料來源: 奇摩健康新聞 

Tuesday, December 5, 2017

HER2陽性晚期乳癌病患治療的選擇

“治療已經擴散的癌症,罕見成功的例子…往往只能看著腫瘤越來越大,而病人越來越小“(John Laszlo)。”而要找到根除這禍害的方法….只能留待偶然的實驗和未經協調的研究“(華盛頓郵報,一九四六年)。這是1950年代抗癌的寫照。

Her-2/neu又稱“人類上皮成長因子接受器第二型”。這個分子其實最早是在老鼠的神經母細胞瘤被找到,隨後又在人類的癌細胞找到類似的分子。這一個分子,屬於致癌基因的一種,但在不同的癌症,重要性不一樣,對乳癌言,這是最重要的致癌基因。如果乳癌細胞的Her-2有過量表現的話,這樣的乳癌會有長得快,跑得遠,容易轉移,亦有抗藥性等特徵。簡單講,就是很兇的乳癌。在沒有標靶治療的年代,甚至可以說是最惡性的乳癌。即便是第一期就接受手術切除,仍有將近二到三成的病患,會有復發的機會。所以在以往一旦診斷出是Her-2陽性的乳癌,不論是醫生或病患,都是很大的壓力,但這樣委屈的局面,在二十世紀末期,終於扳回了一城。

在說明人類如何逐步克服Her-2這個障礙前,先解釋何謂“Her-2”陽性。在拿到乳癌檢體後,病理科醫師會先以染色的方式,看乳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沒有Her-2,再以國際認定的標準來定量,共可分0,1+,2+,3+四種。其中,3+就可直接認定是Her-2 陽性,2+則需再做名為FISH的檢驗,以確定基因是否有重複製造,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定義是陽性。至於1+,通常就認為是沒有。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用來治療Her-2 陽性乳癌的藥物,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單純的“單株抗體”,包括有 trastusumab (Herceptin®, 賀癌平), pertuzumab (Perjeta®, 賀疾妥)。這是用生物醫學技術,結合人類與老鼠的部份基因所製造出的抗體,可與癌細胞表面的Her-2結合,抑制癌細胞的Her-2作怪。其中賀癌平是最早發展出來的藥物,也是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抗Her-2藥物。這一類藥物雖然單獨使用也有效果,但與化學治療合併使用,效果更好。而我們常稱的“雙標靶”治療,就是將賀癌平與賀疾妥合併。第二類藥物是口服的小分子標靶治療藥物,包括有lapatinib (Tykerb®,泰嘉錠),neratinib (Nerlynx®)。第三類藥物則是將賀癌平與化學治療藥物結合的標靶-化療藥物,目前有的藥物是T-DM1( Kadcyla®,賀癌寧)。這是利用賀癌平的癌細胞專一性,將化療藥物精準地送入癌細胞,而且只有Her-2陽性的癌細胞才會是化療藥物主要的攻擊目標。這些藥物的使用時機,隨著臨床試驗的逐步發展,也越來越清楚。目前針對Her-2陽性病患,在手術前使用新輔助型治療,雙標靶組合合併化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可更提高腫瘤縮小甚至消失的機會。在術後的輔助性治療,使用一年的賀癌平仍是目前的黃金標準。至於晚期的治療方針,以及目前健保的規範,將與底下文章說明。

第一線組合:所謂第一線,就是從未接受過抗癌治療,或是曾經接受過術後的輔助性治療,但在治療中止半年或一年後,又發生復發時所給予的治療。這樣的病患,目前的最佳組合是賀癌平與賀疾妥的雙標靶藥物合併紫杉醇類藥物,最重要的臨床試驗叫做CLEOPATRA,在這個臨床試驗中證明,雙標靶藥物與紫杉醇併用,比賀癌平加紫杉醇,除增加控制的機會外,有效的病患更能延長超過一年以上的壽命。
第二線組合:第二線藥物的選擇,就得依病患之前用過的藥物種類,療效,身體狀況,以及經濟狀況來決定。

假設病患在第一線已接受雙標靶加紫杉醇,但後續仍有惡化,可考慮改用賀癌寧單一藥物。此時還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病患可獲得控制,同時可爭取到一年左右的存活時間。

若病患之前只接受包括賀癌平,並未接受過雙標靶,除可考慮單獨使用賀癌寧外,也可以考慮再加上賀疾妥的雙標靶治療,或維持賀癌平但更改合併的化學治療藥物。但若病患已堅持不想再做化療,使用口服的泰嘉錠合併其他口服化療藥物例如截瘤達也可以考慮。

第三線組合:當病患治療到所謂第三線,除前述的幾項考量外,更重要的是病患的體能狀況,是否能再承受現在的藥物? 所以此時可考慮的包括副作用較少的賀癌寧,泰嘉錠/截瘤達,或者是其他更溫和的藥物以及其他作用機轉的藥物。畢竟在這個時候,Her-2對病患的腫瘤,是否仍扮演重要角色已值得懷疑。但這也是目前醫界所面臨的難題,包括如何判斷Her-2已經不重要,以及該如何選擇下一步的藥物?

另外,Her-2陽性的乳癌,也比較容易發生腦轉移,此時,若賀癌平或賀疾妥的效果不理想的話,賀癌寧或泰嘉錠都是合理的選擇。

目前針對Her-2陽性的乳癌治療藥物,雖然已經有這麼多線的選擇,但台灣的病患卻未必能蒙奇利,畢竟這些新藥都很貴,所以目前健保只有給付賀癌平與泰嘉錠,條件也是相當嚴苛,例如泰嘉錠,就規定只能用在已有腦轉移,且之前一定要接受過小紅莓及紫杉醇等藥物治療無效的病患。而這些藥物治療過程中,一旦惡化,就不再給付,即使文獻報告認為只要變更合併的化療藥物,仍有有效的機會。只能說,經濟沒有成長,收入不見增加,錢還是得用在刀口,不過這也難怪國外有研究顯示,有錢人活得比較久。

此外,後線的用藥,有效控制的機會越來越低,表示癌細胞越來越聰明。對已產生抗藥性的病患,如何找出抗藥的原因,並再設計出更有效的治療,也是目前醫界仍需再努力的。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饒坤銘醫師
本文出自癌症新探82期

Monday, December 4, 2017

乳腺癌新藥Nerlynx獲批,防止乳腺癌復發,效果神奇!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批准Nerlynx(neratinib)擴展輔助治療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對於這種類型的患者癌症,Nerlynx是第一個擴展輔助療法。這種療法的作用可以進一步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然而,Nerlynx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腹瀉,噁心,腹痛,疲勞,嘔吐,皮疹,口腔腫脹和疼痛,食慾下降,肌肉痙攣,消化不良,肝損傷,皮膚乾燥,腹部腫脹,體重下降,尿路感染等。
來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負責人表示:「her2陽性乳腺癌是一種侵略性的腫瘤,這種癌症可以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輔助治療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防止癌症復發和擴散。」
眾所周知,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統計每年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人數達到20幾萬,其中,大約15%的患者為her2陽性乳腺癌。
Nerlynx激酶抑制劑,可以通過阻斷一些酶來促進細胞生長。為了驗證Nerlyn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員隨機對2840名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治療時長為兩年,並使用Nerlynx擴展輔助治療,兩年後,94.2%的患者乳腺癌並未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