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1, 2015

澳科學家首次破解乳癌「甲基化」

解碼人類基因組,澈底改變了科學家對許多疾病中的基因突變的認識,這些疾病約有1/5是癌症。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方法,可以破解被稱為「甲基團」的另一層基因訊息,幫助了解更多癌症原因,特別是高度侵襲性的乳癌。

據《雪梨晨鋒報》報導,甲基團在DNA中就像聖誕節燈飾,其行為就像一個開關,影響著基因如何呈現不同的細胞類型,被統稱為「甲基化」。它們也可以關掉腫瘤抑制基因,並打開促進癌症的基因。
雪梨加文醫學研究所(GIMR)的克拉克(Susan Clark)教授和她的團隊首次破解了乳癌的甲基化,發現不同類型乳癌的不同模式。他們還發現一種對婦女最糟糕的三陰乳癌進行分類的方法,將其分成兩組,一組是具有高度侵襲性,一組具有較低風險並有較長存活時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可靠的方式來劃分三陰乳癌。
在進一步測試後,甲基化的特徵可以作為預測性的生物標記,醫生未來可以對患有乳癌的患者施以更適當的治療。
克拉克的團隊是世界上首次對存放長達20年的癌症組織樣本的大塊甲基化進行測序的科學團隊。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利用歷史樣本來追蹤其與患者生存時間的甲基化模式。
癌症專家梅恩沃林(Paul Mainwaring)表示,克拉克解碼整個甲基化的新技術,將會對癌症研究帶來顯著影響。
2015年02月11日
克拉克團隊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科學雜誌《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Saturday, February 7, 2015

喝水防癌?研究:助降乳癌發生風險

人體有75%是水組成的
人體內含有75%的水,大腦組織85%是水。母親的子宮就像一處溫暖的海洋,為胎兒細胞的生長發育提供足夠的水,甚至有科學家認為,人是由水生動物進化而來。
大腦占人體重量的1/50,卻接收全部血液循環的18∼20%;人體上半身重量的75%,由椎間盤核中的水支撐,25%的重量,則由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組織支撐。
有句話說:「女人是水做的」,這裡若引申為:「人是水做的」也不為過。人體內還蘊藏著一個完善的儲水系統,它在人體內儲備大量的水,在人體缺水時,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夠的水分和養分。
長期缺水,導致慢性疼痛或其他病症
這個機制非常嚴密,任何器官都不能多占超過分配比例的水。當人體缺水時,它們就會發出各種警訊,如果長期缺水,可能導致慢性疼痛或其他病症。以往,人們更看重食物的營養作用;但現在營養學家發現,水的營養價值並不亞於食物。水是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種,8成疾病和3成死亡跟水汙染有關。
水汙染來自各方面。例如家中的自來水管生鏽,流出來的自來水可能有幾十種汙染物。買來的桶裝水,沒有一次喝完,在桶裡存留的期間,就可能滋生細菌。或是長期在車上放瓶裝水,高溫不斷烘烤車身,瓶身塑料可能隨之滲入瓶內,但一般人毫無警覺,仍將含有塑化劑的水喝下去,這些生活細節中隱藏的危機都應該特別留意。
也有人問,水喝多或喝少會影響健康嗎?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有很多人常處於輕度缺水狀態。英國和美國的研究顯示,一天喝5杯水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較只喝1~2杯水者,減少79~80%,且整體罹患癌症風險降低45%。
水能確保新陳代謝良好運作,但缺水的狀態確實存在。很多人會說,工作很忙,常常忙得連水都忘記喝;忙著開會、寫報告,忙到下班時才忽然想起來,自己一整天都沒喝1口水,日積月累下,身體就會產生缺水的現象。


詳全文 喝水防癌?研究:助降乳癌發生風險-生活消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