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4, 2015

癌症治療新選 手術中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屬於非侵入式的癌症治療方式,俗稱「電療」或「放療」,用途與目標相當廣泛,可做為腫瘤復發或無法開刀的「拯救性治療」,也可用於手術前縮小腫瘤,或手術後加強效果的「輔助性治療」,也可針對減少腫瘤壓迫、疼痛控制的「緩解性治療」。
「手術中放射治療(IORT,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是一般人較少聽見的,但卻是一項已具有相當豐富臨床經驗的治療技術。
手術切除是大多數癌症首要考量的治療,用以確保腫瘤能盡量清除,IORT即是在手術過程中,以單次高劑量的方式直接照射腫瘤病灶。
優點是確保了治療的準確性,也因為不像現行的治療方式,放射線需穿過「體表」(身體表面),因此可以減少正常組織不必要的照射與副作用。
(作者賴允亮射腫瘤專科與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Friday, January 23, 2015

治療淋巴水腫 台大新竹分院有新解

治療淋巴水腫有解!一名接受乳癌切除及腋下淋巴廓清手術的婦女,因術後一直有「左手水腫到穿不下衣服,舉不起來,苦不堪言」的困擾,於是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就診,經整形外科醫師施以「淋巴管靜脈吻合及淋巴移植」後,再藉由按摩,如今手部水腫獲得許多改善。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官振翔醫師表示,淋巴水腫(Lymphedema)是淋巴系統受到破壞,導致淋巴系統循環不良,使得富含蛋白質的淋巴液堆積在身體肢端部位,產生腫脹。尤其是淋巴結曾經開過刀,或曾接受淋巴結廓清的癌症病人發生淋巴水腫比率高,像是乳癌、子宮頸癌等患者。資料顯示,乳癌病人接受乳房全切除術後,淋巴水腫發生率甚至高達49%。
官振翔醫師指出,針對淋巴水腫的治療,過去多採取保守治療,即藉由按摩、穿著壓力衣來避免血管擴張及減少患肢壓迫,如此效果有限且不易維持,長期追蹤這類病人發現,水腫有反覆覆發甚至加劇的情形。近年來,因顯微手術的進步,更細小的血管或甚至淋巴管吻合術在技術上變為可行,像是直徑0.5mm-0.8mm的血管可利用超顯微手術(super-microsurgery) 來進行接合。
有鑑於此,淋巴水腫治療近年發展的新方向在於引流阻塞的淋巴液重新回到靜脈系統及移植淋巴結皮瓣,以獲得改善效果,對這類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